超微主板面临“不可删除”恶意软件感染风险,专家警告!
听到这个消息我真的非常震惊!😱 超微主板竟然可能感染“无法清除”的恶意软件,这让所有服务器管理员都感到担忧。据报道,一旦感染,这种恶意软件极其难以移除。究竟隐藏着什么问题?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!

大家好!
最近,IT安全行业传出了关于超微(Supermicro)主板一个引人关注但又令人担忧的消息。有警告称,这些主板可能面临一种新型恶意软件的感染,这种恶意软件“不可删除”,一旦感染就极难清除。听到这个消息,我确实非常感兴趣。
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吗?
每天早上,不要错过这样的见解
超微BMC固件的新漏洞
安全研究公司Binarly的专家最近发布的一份详细分析揭示了这一事实。他们发现在超微主板上搭载的**基础管理控制器(Baseboard Management Controller, BMC)**固件中存在两个新的漏洞。
BMC就像是服务器主板上内置的一个小型独立计算机。它独立于主CPU运行,即使在服务器关闭时也能实现远程系统管理,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。有点像服务器的“秘密管理员”吧? 😉
此次发现的漏洞据称重新引发了类似CVE-2024-10237(该漏洞在2025年初被追踪)的旧问题,并暴露了固件验证过程中存在的严重缺陷。攻击者可以利用这些漏洞绕过已有的安全更新,并通过滥用固件的合法性来植入恶意软件。
“不可删除”的恶意软件,究竟为何?
最令人担忧的部分是,这种恶意软件是“不可删除”的。Binarly的研究人员解释说,这种恶意软件具有持久性(persistent),一旦安装就极难移除。这意味着攻击者可以深度潜伏在系统中,进行持续的利用。😱
攻击者可以利用固件验证逻辑中的不一致性,将恶意软件伪装成合法的固件更新来注入。这是一种比常规安全补丁更难以防御的、更为狡猾的方式。
专家提出的解决方案
针对这些严重问题,Binarly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两个重要的解决方案:
第一,引入基于硬件的可信根(hardware-backed Root of Trust)。这种方法在硬件层面建立安全基础,从而更强有力地保证固件的完整性。可以将其想象成将重要物品存放在一个高度安全的保险库中。
第二,加强严格的固件完整性检查。每次加载固件时,都需要进行彻底的检查,确保其未被篡改,并且不包含预期外的代码,这一点将变得更加重要。
此次超微主板漏洞的发现,再次提醒了我们服务器基础设施根本性安全的重要性,尤其是固件安全。大家对此消息有何看法?您对服务器安全了解多少?
对于运营IT基础设施的各位来说,现在是时候密切关注此消息,并更加重视固件更新和安全检查了。希望这些信息能为保护我们所有宝贵数据和系统安全,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帮助。😊